Current Position :Home > News > News > 21世纪外国重要作家研讨会会议纪要

21世纪外国重要作家研讨会会议纪要

  21 世纪之世界文坛活跃而多变,为全面而深入展开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之交流与讨论,《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于2015 年7 月3—6 日在常州主办了“21 世纪外国重要作家研讨会”,由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80 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出版社160 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就14个国家50 余名作家及其70 余部作品进行了研讨。

  4 日上午,研讨会在江苏理工学院南报告厅正式拉开序幕。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董存田教授代表学校致开幕辞后,《当代外国文学》主编、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金才教授及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王维倩教授分别代表主办单位与承办单位致欢迎辞。

  开幕式后,有六位学者作了主题发言。其选题与论域各异,却均围绕21 世纪外国重要作家展开。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先锋艺术与激进政治——论阿米力·巴拉卡诗歌的声音实验”论述了阿米力▪巴拉卡诗歌之声音实验及其对20 世纪美国非裔诗歌史之意义。宁波大学张连桥副教授“‘恍然大悟’——论小说《终结的感觉》中的伦理反思”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从伦理事件、伦理动机及伦理反思三方面对该小说进行了阐释。江苏理工学院李顺春教授以“后‘9·11’文学中的反叙事”为题,对后“9·11”文学中之反叙事进行了阐释。李教授认为,“9·11”事件后,美国形成官方爱国主义叙事与非官方民间纪实叙事,而文学家却以文学创作而进行反叙事。李教授分析了后“9·11”文学之五大反叙事策略,阐述了后“9·11”文学之反叙事特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惠琴教授“人生花园的分叉小径——小说《时时刻刻》的非线性叙事特征分析”从三方面分析了该小说之非线性叙事特征。马教授认为,坎宁安以非线性叙事将三个不同年代、不同家庭的女人并置于同一时间维度,足以引发人们对女性人生价值乃至整个人类精神生活本质之思考。南京大学唐玉清副教授阐述了新晋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创作之总体特征——逃逸。南京大学讲师吕斌分析了池泽夏树《核能容器》叙事空间之意涵及其对主题之建构作用。

  是日下午1 时30 分,与会学者分10 组,就21 世纪外国作家之宏观研究,英、美及非英美作家研究,英、美、加、德、日等国诺贝尔奖重要作家研究及当代外国作家研究等进行分组发言、交流与讨论。下午4 时许,再次进入主题发言阶段。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和龙教授以“后现代消费社会的饕餮盛宴——评《金钱》与《伦敦场地》中的情色叙事”为题,从三方面阐释两部小说之情色叙事。张教授认为,马丁•艾米斯的两部小说围绕性、色欲、情欲和身体所构建之情色叙事为西方读者提供宏大且争议不断之饕餮盛宴。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教授阐述了扎迪•史密斯《西北》之空间政治与伦理身份困境。上海交通大学尚必武教授“21 世纪美国小说研究的若干命题——兼谈外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的国际化发展”从三方面展开其论题:1)21 世纪美国文学“危机”与“小说终结”之谎言;2)21 世纪美国小说研究若干命题;3)21 世纪外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之国际化发展。尚教授认为,新世纪后,作家以创作行动颠覆了“小说终结论”。他分析21 世纪美国小说研究之中国视野,提出21 世纪美国小说之文学样式与研究视角,以及学术研究国际化之八大参数。

  7 月5 日上午为大会主题发言、小组总结及闭幕式。华中农业大学杨革新副教授“洞见与偏见:西方学者眼中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分析了西方之伦理批评,并指出其理论之洞见与局限。由此而提出聂珍钊教授之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之新观念,即文学首要功能在道德教诲。通过对比分析,他最后总结了三点重要启示。浙江财经大学詹春花副教授从切入文化之后现代小说、穿透文化之“杂糅”小说及再造文化之新小说等方面探析了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之跨文化小说。南京农业大学李震红副教授从人类无能、无助与无望、人类认识枯竭与人生意义终极探寻等方面对唐• 德里罗《欧米伽点》进行了终极追问。

  小组总结汇报后,杨金才教授总结说,“这次研讨会涉及议题广,有点有面,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代表们的发言精彩纷呈,讨论深入,让我们享受饕餮文学盛宴的同时充分感悟新世纪外国作家创作的心路历程。”最后,北京外国语大学郭棲庆教授代表主办单位与承办单位致闭幕词。本次学术会议在和谐、热烈且充满人文关怀之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Recommended article: